这个春节,年俗年货多了这些“新元素”
新华社太原2月13日电(记者王皓、张磊)在成都读大三的安荣腾寒假回到老家太原,每年春节惯例都会和好朋友聚会。与往年不同,今年的相聚不在饭店,也没去KTV,而是聚在了一家剧本杀店。
这一天,安荣腾和5个同学约了一场根据敦煌文物保护改编的剧本杀。悠扬笛声响起,6人仿佛已置身漫天黄沙的大漠中,一场紧张的“文物保护大战”就此拉开。
“玩家年龄集中在16至35岁之间,以学生为主,寒暑假天天爆满。今年过年这段时间,从早上9点起就有人排队来玩。”这家剧本杀店负责人赵宇说。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和科技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庆祝新年的方式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国货潮、智能家居、游戏局、春节档电影等,加上今年的冰雪运动热,正在成为中国民众过年“新宠”。
今年春节,许多传统老字号转变思路,紧跟消费潮流,吸引了一大波年轻粉丝。有的老字号糕点品牌,不仅打造了怀旧的“国潮礼盒”,包含了多种传统口味中式糕点,还上架了芝士凤梨味汤圆、拿破仑蛋糕、芒果味青团等网红新品。
作为新生代消费者,越来越多“90后”“00后”开始接过家庭年货“采办权”,给亲人网购年货、在各大直播间“买买买”、吃老牌饭店开发的半成品家宴等。
传统观念里的吃穿类年货,正在向科技化、个性化飞速更新换代。炒菜机、多功能料理锅、扫地机、智能足浴器等智能产品,已成为年轻人过年和孝敬长辈的“硬通货”。
“走出家门,走进电影院,和家人看一场精彩的春节档影片,也是一种很有仪式感的过年方式。”就职于上海一家互联网公司的杨先生说。
国家电影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春节档电影票房达60.35亿元,取得影史春节档票房第二的成绩。《长津湖之水门桥》《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奇迹·笨小孩》分列前三名。
当冬奥会遇上中国年,不但点燃了人们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也催热了春节假期冰雪消费市场。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近日介绍,这个春节,各地冰场、雪场、冰雪主题乐园客流量大幅增长,室内冰球、滑冰、滑雪等运动蓬勃发展,攀冰岩、雪中漂流等小众活动逐渐兴起。京东平台数据显示,年货节以来,冰雪运动相关品类成为最热销的“新年货”,成交金额同比增长135%。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货、年俗新元素,把更多资源带入消费循环和产业链条,以高质量供给方式满足了民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力,也反映了中国经济结构的持续优化。”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耿晔强说。 【编辑:陈文韬】
标签:
- 深圳《美丽中国是我们的家》MV正式上线 画就新时代千里江山图
- 十大精品村带动乡村旅游“出圈” 乡村旅游多点开花
- 5月中国东航旅客周转量同比下降 82.36%
- 5月民航业完成旅客运输量1207.3万人次
- 西宁、兰州等枢纽机场改扩建项目正加快实施
- 中青旅发布企业旅行服务解决方案
- 端午节后重庆两江游日均接待量升至约3600人次
- 疑似“张同学”成立传媒公司 涉及乡村旅游资源开发
- 途牛旅游网通过首批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
- 河南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成立 注册资本150亿
- 旅游平台Wego收购Cleartrip中东业务 扩展旅游市场
- 旅游市场周期性复苏 瑞信维持Airbnb“中性”评级
- 文旅部:端午节国内旅游出游7961.0万人次 下降10.7%
- 端午节假期国内旅游出游7961.0万人次 国内旅游收入258.2亿元
- 途牛Q1业绩:净营收4150万元 同比下滑46.4%
- 广州一大型商场因疫情防控需求暂时封闭
- 江苏苏州一地调整为中风险地区
- 辽宁调派移动方舱检测车10台、496人支援葫芦岛疫情防控
- 【新春走基层】田坎上来了乡村振兴工作队
- 1月中国各种自然灾害造成42.2万人次受灾
- 中国空间站、首次火星探测等入选2021年度十大科普事件
- 广西百色疫情社区传播链基本阻断 社会面基本实现清零
- 上海:禁止企业采用“最严算法”考核、遏制“以罚代管”
- 上班时间向招聘网站投简历被裁 媒体:职场数字化管理别
- 广西百色:社会面基本清零 健康码转码工作有序开展
- 青岛检察机关开展学生安全保护专项监督活动
- 等待两年,只为8分钟的相见
- 辽宁推进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
- 杭州西湖景区旅游法庭揭牌
- 拓展乡村振兴的数字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