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时间向招聘网站投简历被裁 媒体:职场数字化管理别
职场数字化管理千万别用力过猛
据上游新闻等媒体报道,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爆料称,因为在上班时间向招聘网站投递简历,在领导约谈后被裁员。据悉,该公司采用一种行为感知系统,可以帮助企业监控员工怠工情况、离职风险等。具体可提供离职倾向员工详情,包含员工姓名、所属岗位、IP等详细内容;员工访问求职网站次数、聊天关键词、简历投递次数等,通过该系统可一目了然。
公司对员工如此“一切尽在掌控之中”,引发了不少关注和争议。有人认为,企业这么做,员工已无隐私可言,简直成了“透明人”;有人认为,放任这样的做法,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相关系统当成控制员工的趁手工具;也有人表示,相关员工确实在上班期间、利用办公电脑做了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应该正视的是,类似的监视、管理员工的做法并不鲜见,比如,浙江杭州一家公司曾给员工发放一批高科技坐垫,可监测员工心跳、呼吸等身体状况,据此掌握了员工不在工位上的信息,防范员工偷懒;有知名零售企业统计员工工作时间的“非工作流量”,并张榜公布;还有一些公司通过手机移动考勤APP,全天24小时都对员工进行“考勤”,员工不仅工作时间受到监控,在午休时间、下班时间等,随时随地都可能受到监控……
具体是非显然需要具体分析,抛开个案,更值得关注的是,数字化监控技术越来越成熟,其因此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用于实现对员工管理。技术没有原罪,关键在于使用技术的主体怎么做。
一方面,企业不能侵犯员工的隐私等合法权益。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为订立、履行个人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合同所必须,或按照依法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和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所必需,个人信息处理者方可处理个人信息。即,企业要收集、处理员工个人信息,需基于工作需要,且要提前告知员工,得到员工认可,同时要防范由此可能带来的个人信息泄露问题,要加强管理,对此也要承担相应责任。
另一方面,企业如果过度倚重监控防“怠工”、防摸鱼,反而可能让处于“严密监控”之下的员工,失去工作积极性、主动性,这是一种“严抓考勤”的管理思路,并非激励员工向上的好办法。
对企业来说,数字化管理可以是一种手段,但不能“用力过猛”,而要以适度、适当、合法为原则,这样才能让数字化管理更好为企业所用,提高企业管理效能。劳动监察部门则要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管,防范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权益,要提高企业的侵权、违法成本,同时畅通劳动者的维权渠道。劳动者也要增强维权意识与法律意识,一旦劳动权益受损,要能通过搜集相关证据,依法理性维权。
职场数字化管理是一把双刃剑,用不用、怎么用,如何防止“管理不成反受其害”,对企业来说,是必须审慎思考的问题。 【编辑:张燕玲】
标签:
- 深圳《美丽中国是我们的家》MV正式上线 画就新时代千里江山图
- 十大精品村带动乡村旅游“出圈” 乡村旅游多点开花
- 5月中国东航旅客周转量同比下降 82.36%
- 5月民航业完成旅客运输量1207.3万人次
- 西宁、兰州等枢纽机场改扩建项目正加快实施
- 中青旅发布企业旅行服务解决方案
- 端午节后重庆两江游日均接待量升至约3600人次
- 疑似“张同学”成立传媒公司 涉及乡村旅游资源开发
- 途牛旅游网通过首批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
- 河南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成立 注册资本150亿
- 旅游平台Wego收购Cleartrip中东业务 扩展旅游市场
- 旅游市场周期性复苏 瑞信维持Airbnb“中性”评级
- 文旅部:端午节国内旅游出游7961.0万人次 下降10.7%
- 端午节假期国内旅游出游7961.0万人次 国内旅游收入258.2亿元
- 途牛Q1业绩:净营收4150万元 同比下滑46.4%
- 广州一大型商场因疫情防控需求暂时封闭
- 江苏苏州一地调整为中风险地区
- 辽宁调派移动方舱检测车10台、496人支援葫芦岛疫情防控
- 【新春走基层】田坎上来了乡村振兴工作队
- 1月中国各种自然灾害造成42.2万人次受灾
- 中国空间站、首次火星探测等入选2021年度十大科普事件
- 广西百色疫情社区传播链基本阻断 社会面基本实现清零
- 上海:禁止企业采用“最严算法”考核、遏制“以罚代管”
- 上班时间向招聘网站投简历被裁 媒体:职场数字化管理别
- 广西百色:社会面基本清零 健康码转码工作有序开展
- 青岛检察机关开展学生安全保护专项监督活动
- 等待两年,只为8分钟的相见
- 辽宁推进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
- 杭州西湖景区旅游法庭揭牌
- 拓展乡村振兴的数字蓝海